兒童睡眠檢查(PSG)十問全攻略:爸媽最想知道的流程、費用、掛號與實戰疑問解答





作者:黃正憲醫師 (Cheng-Hsien Huang) 

孩子睡不好,全家都受累。許多家長看著孩子睡覺時打呼、翻滾、甚至出現奇怪的聲音,心裡難免擔憂:這需要看醫生嗎?需要做檢查嗎?

在睡眠醫學領域,診斷睡眠障礙的黃金標準就是「整夜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Polysomnography, 簡稱 PSG)。但許多家長聽到要帶孩子去醫院「睡一晚」,身上還要黏滿線,心中不免有許多疑問與焦慮。

別擔心!我整理了門診與網路上家長們最常提出的 10 個關鍵問題,將艱澀的醫學檢查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問答,希望能解除您的疑惑,幫助孩子找回健康的睡眠。


Q1:什麼是睡眠檢查(PSG)?什麼情況下孩子需要做?

PSG 就像是幫孩子的睡眠做一次全身性的「健康檢查」。它需要在醫院的睡眠中心睡上一晚,透過精密的儀器紀錄整晚的生理數據。

並非所有的睡眠問題都需要做 PSG。 例如常見的夜驚、夢遊或是作息日夜顛倒,通常靠詳細的病史詢問或睡眠日誌就可以診斷。

醫師建議安排 PSG,通常是為了評估涉及生理層面的問題,最常見的有:

  • 懷疑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OSA): 這是兒童做 PSG 最主要的原因。症狀包括習慣性打呼、張口呼吸、睡覺時呼吸暫停或嗆到。

  • 懷疑肢體動作障礙: 如不寧腿症候群或周期性肢體抖動症候群,睡覺時腳會不自主抽動影響睡眠。

  • 懷疑猝睡症: 白天過度嗜睡,無法控制地睡著。


Q2:睡眠檢查有年齡限制嗎?

沒有!

但是因為年齡愈小的孩子,在檢查時愈難配合,而且嬰幼兒可能還有夜晚喝奶等生理需求,加上報告也是相對的具有挑戰性,所以目前各大睡眠中心大部分都還是覺得至少9~12個月大以上的孩子比較適合。 

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睡眠中心年紀最小的受檢者是6個月大多嬰兒。


Q3:檢查是怎麼做的?身上黏那麼多線是做什麼的?

為了收集完整的睡眠數據,孩子身上會放置許多「無痛」的生理監測儀器。這往往是家長和孩子最緊張的部分,但請放心,這些都只是貼片或感應帶,不會有針刺的疼痛感。


可愛風格兒童睡眠檢查PSG示意圖與感應器說明


(圖說:兒童睡眠檢查示意圖,孩子身上會連接多種無痛的感應器進行整夜監測。)

如上圖所示,主要的監測項目包括:

  • 腦波、眼動圖與下巴肌電圖: 判斷孩子是睡著還是醒著?處於深睡、淺睡還是作夢期?

  • 口鼻氣流與胸腹綁帶: 偵測口鼻有沒有氣流通過?胸部腹部有沒有起伏?藉此判斷有沒有缺氧或呼吸中止。

  • 心電圖與血氧監測: 記錄整晚的心跳和血液中的氧氣濃度變化。

  • 下肢肌電圖: 貼在小腿上,看睡覺時腳會不會亂踢或抽動。

  • 攝影機: 牆上會設置攝影機,全程記錄孩子的睡眠姿勢與狀況。

一位有經驗、溫柔的睡眠技師,會在這個過程中細心安撫孩子,是檢查成功的重要角色。


Q4:想安排睡眠檢查,應該掛哪一科?

兒童睡眠問題涉及多個層面,不同醫院的編制略有不同。若懷疑孩子有睡眠問題,通常可以掛以下科別進行初步評估:

  1. 兒童胸腔科 (針對呼吸道問題、打呼)

  2. 兒童神經科 (針對肢體抽動、癲癇鑑別、猝睡)

  3. 耳鼻喉科 (評估扁桃腺、腺樣體是否肥大)

  4. 睡眠中心門診 (部分醫院設有整合門診)

醫師會根據臨床判斷,決定是否需要安排 PSG 檢查。


Q5:睡眠檢查的費用多少?健保有給付嗎?

這取決於是否符合健保適應症。

  • 健保給付: 經醫師評估,孩子的症狀符合健保規定的適應症(例如臨床高度懷疑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檢查費用通常由健保給付,家長僅需負擔掛號費或部分負擔。

  • 自費檢查: 若不符合健保條件,或因健保排程較久希望盡快檢查,則需自費。費用依醫院等級和包含的內容而異,通常約在台幣 6,000 元至 10,000 元不等。


Q6: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睡嗎?

絕對可以,而且是必要的!

對於兒童(特別是學齡前孩子),面對陌生環境和身上的線路難免不安。絕大多數兒童睡眠中心都要求至少一位主要照顧者陪同過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的睡眠中心是準備另一張床給家長。有您在身邊,孩子才能安心入睡。


Q7:孩子認床或太緊張睡不著怎麼辦?檢查會失敗嗎?

這是家長焦慮排行榜第一名!請放心,醫學上的睡眠檢查並不需要孩子像在家裡一樣「一覺到天亮」才算成功。

我們只需要收集到足夠時數的有效睡眠數據(通常幾個小時),並記錄到不同的睡眠階段就足夠分析。即使孩子整晚睡睡醒醒、翻來覆去,這些「睡不好」的過程被完整記錄下來,本身就是非常有價值的診斷資訊。家長自己先放輕鬆,孩子也會跟著安定下來。


Q8:檢查中途可以上廁所嗎?

當然可以!因為我們院區的睡眠檢查是無線的。

雖然身上接著線,但這些導線最終都會匯集到一個主機盒。孩子半夜需要上廁所,是不需要像傳統PSG一樣請睡眠技師來拔線,而是可以直接讓孩子揹著輕便的主機盒去廁所。不會影響檢查結果。


Q9:檢查當天需要做什麼準備?有什麼禁忌?

為了提高檢查成功率,請配合以下「三要三不要」:

【三要】

  1. 要洗頭(但不要護髮): 在家先洗好澡和頭,頭髮要完全吹乾。切勿使用潤髮乳、髮油或髮膠,因為頭皮太油滑會導致腦波貼片黏不牢,影響訊號。

  2. 要帶安撫物: 平常睡覺一定要抱的小被子、玩偶,請務必帶來醫院。

  3. 要維持睡前儀式: 如果在家會講故事、聽音樂,在檢查室也請照做。

【三不要】

  1. 不要午睡: 檢查當天盡量避免或縮短午睡時間,讓孩子晚上「累一點」,比較容易在陌生環境入睡。

  2. 不要攝取咖啡因: 中午過後禁止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飲料,包括:茶、可樂、汽水、巧克力及其製品(很多家長會忽略巧克力)。

  3. 不要隱瞞病情: 如果當天有感冒、發燒、嚴重鼻塞,請提早告知並改期,因為身體不適時測得的結果不準確。

(註:孩子平常使用的常規藥物如氣喘藥等,通常不必停藥,但請務必事先告知醫師。)


Q10:做完檢查後,多久可以看到報告?

PSG 檢查的數據量非常龐大,需要專業的睡眠技師人工耗時判讀分析,再由醫師撰寫綜合報告。因此,正式報告通常需要等待 1-2 週甚至更久。在安排檢查時,就可以先詢問醫師預計何時可以掛號回診看報告。 



結語:

希望這十個問題的解答,能緩解您對帶孩子做睡眠檢查的焦慮。睡眠對孩子的發育、學習和情緒至關重要,積極面對問題,才能讓孩子睡得飽、長得好!

分享文章

留言

Archive

熱門文章

  • 作者:黃正憲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 關於褪黑激素的使用,在COVID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很多人討論,而新冠疫情更加劇兒童青少年失眠的發生率,…
  • 作者:黃正憲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 最近有機會整理一些門診常被問到3個問題,這一篇主要針對年齡介於1到2歲之間的孩子。
  • 作息記錄 進入3C盛行,手機不離身的時代, 記錄幼兒作息,尤其是睡眠時間的方法, 從傳統的紙筆(睡眠日誌),也進化到許許多多的App和穿戴裝置。…
  • 作者:黃正憲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     針對孩子的睡眠問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每個家庭也有都自己的解決方法。 而睡眠醫…
  • 作者:黃正憲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 鐵質 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重要營養素,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缺乏這種營養素可能導致不寧腿症狀,進而影響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