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激素之亂 2021

2021年2月9日


最近參加國際兒童睡眠醫學學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盛會,其中有一場線上會議是討論褪黑激素在兒童的使用現況。有鑑於這幾年在門診時候也常常被問到相關議題,所以就摘要一下這場會議的專家意見


結論

  • 美國能取得的melatonin商品太多,在兒科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但由於每個藥物濃度與仿單上標的濃度可以差異很大(Melatonin content was found to range from -83% to +478% of the labelled content.),仍然建議使用"藥品"等級的褪黑激素
  • 理論上需要根據DLMO來給藥,但臨床上難度很高。
因為這個測試方法並不普遍

  • 歐洲2015年的專家會議,可使用的最小年齡是6個月大。
       這讓我想起某個異國婚姻的爸爸,想要讓1個多月的小孩吃褪黑激素……

  • 如果是使用persisted released melantonin,目前使用在自閉症兒童的研究上(研究時間長度是2年)是安全的,且沒有發現停藥後會rebound或是影響青春期的副作用

個人心得

Judith Owens教授認為兒科醫師太lazy,所以才會造成melantonin的使用量上升。她個人經驗說:這幾年去找她看診的孩子,大概有4分之一都在用melatonin. 還好在臺灣因為無法輕易取得這個藥物,所以臨床上並不會很常看到;但褪黑激素在濃度高低不同時,有不一樣的效果;而且只針對入睡困難的睡眠障礙有治療效果,所以並不適用任何有睡眠障礙的孩子。在此還是建議家長如果對孩子的睡眠有所疑慮的話,仍然要找專業人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