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行為治療真地有效嗎?


關於睡眠訓練的討論,永遠在討論

  1. 是否會造成孩子的傷害(百歲派和親密育兒派)?
  2. 有沒有成效呢?
兩方總是都會找出一堆研究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根據今年(2016)二月份發表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Behavior Pediatric上的一篇回顧性文章

標題是:
Behavioral Management of Sleep Problems in Infants Under 6 Months – What Works

在討論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行為治療是否有成效?!

作者透過關鍵字在幾個著名的醫學資料庫搜尋,總共整理了11篇文獻。

作者發現:

Education directed to parents about the use of simple, prescriptive, behavioral techniques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infant sleep.

Long term follow-up studies have failed to find any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child, either from a psychological or physical perspective

作者認為這些行為治療是有效而且無害的!
有效而且無害
有效而且無害

行為治療的內容

這11篇文章所提及的行為治療,包括了

  • 正確的給予父母關於兒童睡眠發展的知識
  • 建立固定的上床時間
  • 建立良好的睡眠儀式
  • 教導父母提早辨認出孩子想睡覺的暗示(sleep cure)
  • 不要孩子半夜一哭就抱或餵奶

結論

其實我個人認為預防比事後治療好,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建立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可以減少很多問題發生;但對於已經有睡眠問題的孩子,至少這一篇研究讓家長和醫師們會有點治療的信心。




參考資料

熱門文章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