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個熱水澡好睡覺?!

2015年8月10日





有沒有注意到很多教導睡覺的文章都會說

睡前洗個熱水澡可以幫助睡眠


這是真地嗎?


這個作法的理論根據是70年代發現人體體溫有日夜周期性(Circadian rhythm)
在入睡前1-2個小時最高,然後逐漸下降,在清晨4-5點時達最低點,然後又上升。

早期研究發現睡前洗個溫水澡,
可以改變睡眠時的睡眠結構,受試者也覺得自己睡得比較好。

近年來針對失眠族群的研究也發現不同的失眠族群,他們的體溫周期性不同於正常人。
入睡困難的人(sleep onset insomnia)體溫比較晚下降;
早醒的人體溫比較早下降。

所以,好像真有這麼一回事:體溫和睡眠有關係?!


那麼洗澡體溫又怎麼被扯在一起的?!
可能是因為洗熱水澡算是被動加熱(passive heating),所以體溫先上升;
洗完之後,周邊血管放鬆,易散熱;
造成體溫曲線向左偏移,所以就會比較好入睡。

可是這個觀念可以適用在所有年齡的人嗎?
比方說兒童呢?

很可惜,沒有針對兒童這個族群的相關醫學研究指出有效或沒效!!
而且我們從圖中可以發現如果洗澡時間點離上床睡覺時間太近
反而體溫下降慢,可能會有反效果

但是如果就睡眠儀式(制約理論)的觀點,
只要睡眠洗澡不會造成太多父母的困擾,
洗澡可以增加親子關係,又可以讓孩子身體乾乾淨淨,
只是要早一點洗,例如洗完澡之後,還可以作點親子閱讀,應該可以更幫助孩子輕鬆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