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釋疑]睡眠門診到底在作什麼?


2016世界兒童睡眠年會心得

2016年5月18日
去年從新加坡短期進修兒童睡眠回國之後,
就得知2016年的世界兒童睡眠年會要在臺灣舉辦,所以連官方網頁還未完全建置完成的時候,就火速報名。

在臺灣,睡眠醫學是冷門醫學,其中兒童的睡眠問題更是沒有愛!
沒有家長的重視的愛:覺得長大會好;
沒有兒科醫師的愛:不太會看這領域的病
沒有健保的愛:用兒科醫師的身份和病人家屬會談至少30分鐘,不開藥,連會談費都不符申請的身份!

你說會有多少兒科醫師願意投入這個領域呢?
所以這次世界性的年會就證實了
國外上台講者除Ent, psychiatrist physician之外, 就是兒科醫師。 但是台灣能上台講的就只有前二種醫師, 兒科沒有話語權。

但也有滿滿的收穫,如下
1這種大拜拜一定要聽keynote speaking , 尤其是Q&A部分, 可以知道其他國家的不同專科醫師的想法。 至於symposium 就選自己有興趣聽就好。而且如同蔡依橙醫師所建議:開會前就要知道哪些是大人物,一定要去聽的。

2. Jodi A. Mindell教授果真是有材有料的大師,臨時上場救火,講keynote speaking,還是可以講得有聲有色,值得成為學習的典範。


3.大部分被討論的疾病還是需要PSG,所以兒科醫師要嘛有個team幫你看,不然就得自己看。而臺灣兒科醫師要比較快有published articles , 最快的方法應該找一些特殊族群(Down syndrome , prader Willi syndrome,ADHD,Tourette syndrome)等,作PSG分析,看看OSAS,PLMS的比例有沒有看別人不一樣,所以GENETIC , newborn 和neurologist機會比較高。或是和兒童心智科醫師合作,利用多種評估心智功能問卷,一起看這些族群是否有什麼特殊性。


最後鼓勵住院醫師有機會一定要參加國際年會,一定會有收穫。也希望有更多的兒科醫師有興趣於兒童睡眠領域。

防新生兒猝死3重點莫輕忽

2016年5月11日



防新生兒猝死3重點莫輕忽



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是指1歲以下的嬰兒因無法預期的原因突然死亡,黃正憲醫師指出,尤其對1天有16~20小時在睡眠當中度過的嬰兒來說,睡覺的習慣與姿勢更應注意。

最基本的原則即是
  1. 要與父母分床睡,且家長即使午休小憩片刻也要避免同床,預防意外發生;
  2. 不要趴睡:國兒科醫學會提醒,嬰兒若採趴睡姿易增加猝死風險,應採仰躺較佳。
  3. 避免二手菸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嬰兒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中,易增加猝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