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釋疑]睡眠門診到底在作什麼?


什麼時候適合上床睡覺呢?

2016年12月1日


適合的上床時間

解決孩子睡眠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規律的作息,
其中包括了上床時間和起床時間。
那怎麼評估目前的上床時間是適合的呢?

[釋疑]睡眠門診到底在作什麼?

2016年10月8日


先講結論:
幫助父母找出孩子睡不好的原因


[實戰] 睡眠兌換券

2016年9月10日


對於3-5歲的孩子,有些在就寢時候,會想盡辦法拖延上床睡覺,有時候要喝水,有時候要多說一個睡前故事,有時候要大便,反正任何可能性都會發生。

只是夜太黑

2016年8月21日


夏天陽光強,而且太陽出來的早。
是否發現您家的孩子也變得早點起床了呢?

人的身體本來就有一個日夜周期的時鐘(比24小時長哦),
這個時鐘也要隨時調整,才會走得準(符合24小時)。
那該怎麼調整呢?

父母捉寶小密技

2016年8月15日
今天要分享時下很流行的Pokemon GO。
由於國外早已開收一陣子了,所以一些家長該注意的事項也有人整理出來。
我翻成中文,分享給大家。

睡眠儀式實戰2:常常疏忽的地方

2016年7月26日


門診問家屬有沒有作睡眠儀式,有時候爸爸媽媽都說自己有作,但是細問之下,會發現以下幾個疏忽的地方,導致睡眠儀式未竟全功。

嬰幼兒半夜常常醒來而且沒辦法自己入睡,怎麼辦?

2016年7月4日



由於嬰幼兒的睡眠循環時間比較短,所以孩子半夜醒來是常態,但是沒辦法自己入睡時,就會造成家長的困擾。

這個症頭很常見,背後原因也很多。尤其不同的年齡的孩子,要考慮的因素也不同。

[爭議] 行為治療的效果

2016年7月2日


嬰幼兒的睡眠問題常常需要行為治療,過去的研究的個案數目比較少,屬於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研究更少。
所以行為治療的效果一直被質疑.

最新兒童總睡眠時間的建議

2016年6月14日

這幾天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對不同年齡層的兒童提出該睡多久的建議。

睡眠個案:突然發生的夢遊

2016年6月10日


10歲男童,過去睡眠狀況一向良好,沒有打呼,沒有失眠,白天精神良好;一個星期前開始入睡後約1個小時會說夢話,約2個小時左右會夢遊。家族史沒有夢遊的病史。因為夢遊,被介紹到我的門診就診。 

睡眠訓練 Cry It Out (CIO)

2016年6月6日




CIO這大概是最受爭議的訓練孩子自行入睡的方法

2016世界兒童睡眠年會心得

2016年5月18日
去年從新加坡短期進修兒童睡眠回國之後,
就得知2016年的世界兒童睡眠年會要在臺灣舉辦,所以連官方網頁還未完全建置完成的時候,就火速報名。

在臺灣,睡眠醫學是冷門醫學,其中兒童的睡眠問題更是沒有愛!
沒有家長的重視的愛:覺得長大會好;
沒有兒科醫師的愛:不太會看這領域的病
沒有健保的愛:用兒科醫師的身份和病人家屬會談至少30分鐘,不開藥,連會談費都不符申請的身份!

你說會有多少兒科醫師願意投入這個領域呢?
所以這次世界性的年會就證實了
國外上台講者除Ent, psychiatrist physician之外, 就是兒科醫師。 但是台灣能上台講的就只有前二種醫師, 兒科沒有話語權。

但也有滿滿的收穫,如下
1這種大拜拜一定要聽keynote speaking , 尤其是Q&A部分, 可以知道其他國家的不同專科醫師的想法。 至於symposium 就選自己有興趣聽就好。而且如同蔡依橙醫師所建議:開會前就要知道哪些是大人物,一定要去聽的。

2. Jodi A. Mindell教授果真是有材有料的大師,臨時上場救火,講keynote speaking,還是可以講得有聲有色,值得成為學習的典範。


3.大部分被討論的疾病還是需要PSG,所以兒科醫師要嘛有個team幫你看,不然就得自己看。而臺灣兒科醫師要比較快有published articles , 最快的方法應該找一些特殊族群(Down syndrome , prader Willi syndrome,ADHD,Tourette syndrome)等,作PSG分析,看看OSAS,PLMS的比例有沒有看別人不一樣,所以GENETIC , newborn 和neurologist機會比較高。或是和兒童心智科醫師合作,利用多種評估心智功能問卷,一起看這些族群是否有什麼特殊性。


最後鼓勵住院醫師有機會一定要參加國際年會,一定會有收穫。也希望有更多的兒科醫師有興趣於兒童睡眠領域。

防新生兒猝死3重點莫輕忽

2016年5月11日



防新生兒猝死3重點莫輕忽



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是指1歲以下的嬰兒因無法預期的原因突然死亡,黃正憲醫師指出,尤其對1天有16~20小時在睡眠當中度過的嬰兒來說,睡覺的習慣與姿勢更應注意。

最基本的原則即是
  1. 要與父母分床睡,且家長即使午休小憩片刻也要避免同床,預防意外發生;
  2. 不要趴睡:國兒科醫學會提醒,嬰兒若採趴睡姿易增加猝死風險,應採仰躺較佳。
  3. 避免二手菸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嬰兒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中,易增加猝死風險

月經相關的嗜睡症

2016年4月19日



15歲少女,自從12歲開始,每年會有2-3段時間,會很想睡覺,每天可以睡很久,甚至要讓家長叫起床吃飯和上廁所,因此也沒辦法上學;這樣的日子會持續個幾天,然後突然之間就又好了,回到可以正常上課和活動的生活。
平常睡覺時沒什麼太多異狀,例如打呼,失眠,肢體疼痛,夢遊…等。身體檢查正常,在醫學中心作過各項抽血檢查,也作過腦波和睡眠檢查,均無大礙。仔細詢問病史,發現這些嗜睡期都和月經周期相關  
所以診斷最可能是menstruation related hypersomnia


3C藍光礙眠 睡前1小時禁用 助眠4要點

2016年3月27日

黃正憲醫師表示,充足的睡眠有利成長發育幼童,原因便在於,身體 生長的關鍵因子生長激素,在進入熟睡狀態後分泌量最多,若是睡眠不足、睡眠品質差,生長激素分泌較少,自然不利長大,加上孩童的從清醒、淺睡、熟睡到做夢 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淺眠的狀況下更應擁有好的睡眠環境,避免外界聲光刺激。



睡眠行為治療真地有效嗎?

2016年3月25日


關於睡眠訓練的討論,永遠在討論

  1. 是否會造成孩子的傷害(百歲派和親密育兒派)?
  2. 有沒有成效呢?
兩方總是都會找出一堆研究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如何建立睡眠儀式

2016年2月25日



睡眠儀式

在之前的文章我們說明了睡眠儀式的功用,但是應該如何選擇和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儀式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說說一些原則

雙胞胎怎麼睡?

2016年1月27日


家裡有一個新成員,已經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但,如果是雙胞胎呢?!
除了吃喝玩等用品可能需要準備兩套,睡覺這件事呢?


晚睡晚起的暗光鳥

2016年1月8日



13歲少女,每天晚上9點上床準備睡覺,但是一直要等到半夜2,3點才睡得著。躺在床上無法入睡的時候,她並不會感到焦慮,反而會利用這段時間想功課,想學校發生的事;可是白天上課就會常常打瞌睡,成績也因此下滑。